序号 | 科研机构名称 | 类别 | 负责人 | 平台简介 |
1 | 威海市特种陶瓷材料设计与制备重点实验室 | 市级重点实验室 | 宋岩(夏龙) | 威海市“特种陶瓷设计与制备重点实验室”将在现有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特种陶瓷实验室”基础上进行建设。该实验室现有独立的实验室和中试车间,建筑面积2000 平方米,拥有近1000 万元的先进仪器设备,研发团队17 人,其中16 人具有高级职称,在陶瓷研发领域,已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在先进陶瓷先驱体、陶瓷基复合材料、新型功能陶瓷材料、电子封装材料、腐蚀防护材料等方向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拟组建的威海市“特种陶瓷设计与制备重点实验室” 将以特种陶瓷设计与制备为研发方向,重点开发碳化硅、氧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陶瓷先驱体的制备技术,同时开展陶瓷和陶瓷基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海洋防腐、电子封装、节能环保、国防等领域上的应用研究。成立威海市“特种陶瓷设计与制备重点实验室”,具有良好的基础,且顺应我国陶瓷产业的发展大势,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
2 | 威海市网络空间安全重点实验室 | 市级重点实验室 | 王佰玲 | 为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提升公安机关保卫信息网络安全的能力,维护网络空间安全。通过警校合作模式,持续推进网络安全保卫工作再上新台阶,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与威海市公安局联合申请的威海市网络空间安全重点实验室将本着“产研结合”、“顶天立地”的原则,通过承接国家前沿类科研课题(顶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持团队技术的国际领先性(基础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立地),推动成果转化,提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产业化推广)。本重点实验室建成后,将具备较强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产品设计与分析能力,在网络安全、信息内容安全、系统安全及新型网络安全系统研发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 |
3 | 威海市海基分布式新能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 市级重点实验室 | 王富强 | “威海市海基分布式新能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的筹建将全面提升我市乃至全省的威海市海基分布式新能源的研究和综合利用,切实有效的提高威海市海基分布式新能源的开发体量、利用效率及电能品质,使威海市海基分布式新能源利用形式从单一新能源向海上风电、近海太阳能、海洋波浪能等多能互补的分布式新能源利用系统形式的转变。把以往陆基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成果向海基分布式新能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和智能调控的产业应用转化,同时推动海基分布式新能源的其他相关行业的升级转型,使我市成为省内海基分布式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领域的新旧动能转换领跑者。 |
4 | 威海市海洋激光探测重点实验室 | 市级重点实验室 | 田兆硕 | 待补充 |
5 | 威海市海洋智能无人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 市级重点实验室 | 罗清华 | 待补充 |
6 | 威海市海洋通信与组网观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 市级重点实验室 | 王晨旭 | 待补充 |
7 | 威海市精密塑性成形技术研究中心 |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张鹏 |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复杂薄壁构件液态模锻近净成形技术、高强铝合金半固态触变-塑变复合成形技术、铝基复合材料原位制备及液固成形技术、微通道精密微模压成形技术、高温合金微小结构件等温精密模锻成形技术、复杂形状薄壁件厚 复杂形状薄壁件厚控制技术 、高温强材料复杂形状零件近净成技术等。 上述 这些研究方向紧跟世界发达国家发展趋势,在某些方向上已走在世界前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8 | 石墨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钟博 | “石墨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我市专门从事鳞片石墨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开发、设计和试验的科研开发实体,提供石墨深加工领域人才培养、技术交流、开放服务、政策咨询等多种综合性服务。该中心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及威海云山科技有限公司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及专业的人才队伍开展工作,是我市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方向包括:(1)石墨烯绿色低成本制备技术;(2)石墨/聚氨酯阻燃泡沫;(3)石墨烯柔性发热膜制备技术;(4)石墨烯基复合吸波材料等。 |
9 | 威海市轻量化技术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陈文振 | 2018年12月,为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威海市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威科规字[2018]41号文件),组建“威海市轻量化材料与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围绕制造强国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需求,聚焦于宇航军工、交通运输及海洋船舶等领域亟需的先进轻质金属基结构功能材料,以镁材/钛材等材料制造与应用产业链的集成创新为导向,持续研发其强韧化、功能化与成形制造的可靠共性技术,解决生产与应用瓶颈,完善工程应用与推广体系。进而助推国内轻量化产业结构优化与战略式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工程中心现有工程技术方向:轻合金材料塑性成形与强韧化技术与装备;先进材料超塑性/精密成形技术与装备;难变形材料及难熔金属粉末冶金与塑性成形技术等。现已建成轻合金制备-塑性加工-二次成形-检测评价综合试验平台,拥有各类开发、实验仪器设备30余套。
|
10 | 威海市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绿色高效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任秀莲 | 研究所可以中试或产业化的技术储备。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有机酸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扇贝抗氧化活性肽分离提取工艺研究;虾壳中蛋白与甲壳素的分离纯化研究;褐藻多糖硫酸酯与褐藻酸的提取分离工艺研究;基于优化发酵工艺的乳酸分离纯化关键技术与成套设备研制 |
11 | 威海市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佟晓筠 | 密码学应用、混沌密码理论研究、电子商务安全技术 |
12 | 威海市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初佃辉 | 威海市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面向国家与社会的养老智能化、信息化、服务化需求,以服务工程与服务计算、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软件工程与软件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知识图谱与智能决策、企业建模与优化等为基础,解决我国现代养老服务业“散乱差缺怨”等问题。探索医养结合的家庭和社区老年健康服务新模式和新业态,打通养老服务产业链,提高老人健康水平,调结构、保民生、促升级,构建幸福家庭和和谐社会。 |
13 | 威海市工业互联网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刘扬 | 工业互联网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立将进一步加深理论研究,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完善产品应用,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工程化技术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度、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中心将通过技术自我创新、重点技术研发和相关技术推广,使本公司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工控安全产业研究和生产基地之一。 工业互联网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密切关注本省产学研合作,通过进一步和本省大型工业及制造产业、能源产业等涉及国计民生行业建立协同创新团体,大力提高工程中心的科学服务能力;积极开展工业领域工业网络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我省工业领域工业网络安全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 |
14 | 燃煤燃油节能减排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杨建国 | 重点研究开发内燃机余热利用、空冷器强化传热、汽车热管理、锅炉烟气排放污染物一体化净化、汽车尾气排放控制等发电与交通领域迫切需要突破的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应用技术和产业化技术,实现产学研融合,科技成果转化。 |
15 | 威海市智能车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王剑锋 | 主要研究智能车辆环境感知、路线规划、安全和群组智能控制。 |
16 | 威海市国际微电子技术研究中心 |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王晨旭 | 数字及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及应用 |
17 | 威海市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王新胜 | 无人车、无人机、无人水下航行器电子系统应用 |
18 | 威海市雷达电子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金铭 | 待补充 |
19 | 多职能体系统协调控制与应用研究中心 |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王晓丽 | 多智能体系统协调控制与应用研究中心定位为基础应用型研究中心,主要从事系统科学及交叉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充分发挥我校多学科交叉优势,立足自动化和系统工程技术,以智能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工程、社会、经济和国防中的多智能体系统分析、优化、建模和控制相关的问题,为我校在深海等研究领域中相关控制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并形成具有工科的特色与优势的研究中心。 |
20 | 威海市海洋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田兆硕 | 待补充 |
21 | 威海市环境分析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级工程技术中心 | 姜杰 | 中心以环境检测领域需求为目标,以创新型科学仪器及技术为基础,开发环境领域急需续的在线、现场分析仪器,包括大气、土壤、环境水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检测设备,开展环境污染物快速检测技术、转化机理、溯源等研究。 |
22 | 威海市海洋结构健康监测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市级工程技术中心 | 于昌利 | 威海市海洋结构健康监测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将着力于攻克海洋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与智能装备的关键问题,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示范推广装备,并培养一支创新团队和若干高水平领军人才,提升船舶与海工高端装备的研发与制造水平,助力海洋强国战略与蓝色经济建设。 |
23 | 威海市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 | 民办非企业单位 | 黄博 | 主要从事工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和水下机器人方向的前沿和共性技术与设备研发,技术咨询与技术培训,科技成果孵化与技术推广等。 |